首页 > 教学资源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2篇

时间:2023-02-05 19:50:31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2篇(全文共2204字)

常常思索,教育是什么?是教会学生认识了几个字吗?是教会学生做会了几道题吗?是教会学生唱会了一首歌吗?我认为这些都不是,这只是单纯的“教会”,而谈不上是“教育”。那么,教育是什么呢?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

突然有一天,我问自己,除了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外,我还应该怎么做?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了新的思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本杂志上读到了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正是这句充满诗意的语言,让我茅塞顿开,说得多好,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学生幼小的心灵,开启他们心智,让他们自由发展。于是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走进学生的心灵。

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我想到了这样几个关键词:爱与责任,理解和尊重,欣赏和平等,唤醒和点燃,智慧和等待……

爱与责任,是教育永恒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不爱学生的老师不配做老师。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平等的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才不会去讽刺和挖苦孩子。而责任是一份沉甸甸爱,如果一个老师缺少了责任的意识,她就少了一份工作的动力。

 理解和尊重,是爱孩子的前提,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你必须好好的了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一句话。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虽然是七八岁的孩子,但是他们也有自尊。要一视同仁的看待孩子,不论贫富、不论成绩的优劣。

 欣赏和平等,欣赏学生和他站在平等的地位,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苦闷,平等对话,会让心灵与 ……此处隐藏974个字……,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三、鼓舞和唤醒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天性

学生同等的需要尊重,往往老师自我优越感非常强烈,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唯我独尊,神圣不可侵犯。很少考虑给学生面子,学习成绩不好时会受到惩罚,而且是当着同班同学的面,常常口不择言。长此以往促使部分学生讨厌和厌倦学习,因为在学习中找不到希望的寄托,而极不自信,甚者自暴自弃庸懒颓废。

一个人创造力往往是在信任中诞生,一个学生自信的建立也是在肯定中诞生,肯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鼓励。能够让孩子在明白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积极去鼓舞和唤醒学生内心,让学生们能够意识到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

四、鼓舞和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某种善良的东西,只要有火星就能燃烧。作为老师要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提供一片纯真、善良、友爱的沃土。不是凭教条灌输,而是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力量,引导学生做出善行善举,从而使学生道德的善根自由自在地生长。

五、鼓舞和唤醒学生自主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渴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从而铸就了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团结合作,形成一种集体的力量,使学生到了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带着开发的潜能,带着积极上进的个性,带着协作团结的精神更好的去创造和发展。

唤醒学生正确的去面对学习,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配合。积极促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培养创造力,培育真正国之栋梁。

丁俊贵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2篇(全文共220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