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研究是参训学员培训期间需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目的是提升培训学员基于工作实际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助于引导参训学员把自身的工作实际与课题研究有机融合,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
一、基本要求
1.每位参训学员必须根据附件格式撰写两份微改进行动研究方案。
2.微改进行动研究方案的问题必须是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是学校的管理问题、教学问题、家校合作社问题或者其他问题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在本次行动研究实施方案中只能写一个问题。
3.问题/题目填写时可以以问题的形式表述,也可以以研究题目的形式表述。具体表征主要写问题在自己工作的现实中主要是哪几类现象或表现为几种形式。原因分析主要结合实际写什么原因导致了问题的出现。解决措施主要写基于问题的表征、原因分析,写接下来自己将从哪些方面解决问题,措施撰写要求要具体,具有操作性,避免出现“全社会要重视教育”这种类似的操作性弱的措施。
4.《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实际操作方案》指回到学校后计划如何具体解决本方案提出的问题的计划与步骤。拟达成的目标主要写预计解决问题后的状态,可以用“理顺、规范、提高、消除、营造”等类似词语表达。具体步骤指计划把工作分为几步,每个步骤需包括时间与完成的总任务(如第一步:XXXX)、具体做什么工作以及怎么做(1.XXX)
二、组织形式
1.参训学员参训前按要求做好《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研究方案》(见附件1) ……此处隐藏1087个字……2:
中小学工作微改进行动实际操作方案
拟达成目标
1. 成立参与性课堂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2.科学完善教师课堂评价体制和考核方案。
3.总结微改成效及发现的问题,在校基本完成参与性课堂微改,提升教师教学理念。
解决问题的步骤及对应策略
第一阶段:
1.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老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想法,评估参与性课堂教学微改是否可行。
2.聘请相关专家对我校班子成员、各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参与性课堂教学设置及活动组织能力。
3.成立关岭县永宁镇中心学校微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教研主任及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参与性课堂教学微改实施工作方案,并过校务会及教师会。
第二阶段:
1.对各班级进行调研,科学设置参与性课堂教学流程和环节,实施导学案,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课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谋进步、促发展。
2.班子成员分工对各年级、各学科参与性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督指导,科学完善教师课堂评价体系和评价、定期对外公布。
3.适时聘请专家到我校参与课堂微改,通过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
1.教学活动结束后,各教研组要适时对各组的教学活动组织与课堂效果进行总结。
2.拓展对外教研活动渠道,依托校外资源不断开展教研交流和培训,扩宽教师教学视野和参与性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3.基本完成参与性课堂微改,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自信心,达到预期微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