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困难
1、业务发展受到冲击。
当所有农商银行都还沉浸在破题“下半场”的时候,新冠疫情再次“补刀”。一是旺季“开门红”碰上“闭门羹”。新冠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黑天鹅”打乱了所有人的预期目标,“禁足”“ 歇业”让农商银行错过了开展业务的黄金时间,“开门红”也化为泡影。二是贷款“营销难”加上“资产荒”。 新冠疫情短期会导致经济继续下行、投资渠道收窄,加上封城限行、延期复工,客户有效需求显著下降,贷款营销难上加难。三是效益“稳增长”变成“少下降”。由于新冠疫情后利息优惠政策出台、贷款营销难度加大、不良贷款大幅增加、资金市场收益减少“四重叠加”,盈利空间再受挤压。
2、风险管理面临压力。
通过这次新冠疫情可以想到,未来经济、企业、个人一定都很艰难,农商银行也一定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是风险客户不断增加。本次疫情,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首当其冲,受影响程度仍在持续发酵,不良贷款短期将大幅攀升。二是不良催收难度加大。由于催收时机问题、不良清收手段单一、客户还款能力下降等多重影响,不良清收短期难见成效。三是风控考核有待深化。受疫情影响,不良贷款骤增会打破风控体系中的各项阈值,导致容忍度、准入要求、尽职免责等风控机制难以适应新情况,风控精细化程度亟需提升。
3、人力优势不再、科技短板凸显。
近几年,随着机器换人加速、客户资源减少,农商银行享受“人头红利”的时代一去不返,人海战术的弊端在新冠疫情中进一步显现。一是人力成本高。从农商银行发展看,轻资产运 ……此处隐藏2431个字……迁移”到线上,推进获客、产品、服务线上化,有效降低人均管户成本。二是“管理+科技”。这次疫情表明,没有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支撑,科学防控都是空话。对农商银行而言,数字化转型的三大目标主要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必须建好农信特色的“农村、存量、社会”大数据。三是“渠道+科技”。这次疫情证明:最稳妥的赚钱方式就是“轻资产、重渠道”。而对“重资产、轻渠道”的农商银行而言,一旦疫情“封道”,就无路可走。因此,农商银行在扩宽线下渠道的基础上,重点建好手机银行这条“高速路”,实现线下线上“双轨运行”。
4、从“自我发展”向“构建生态”转变。受新冠疫情影响,一些企业甚至行业的龙头企业,自身非常健康,但发展的生态被疫情破坏了,导致其面临着倒闭的困境。同样,农商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不能仅靠机制物资推动发展,而要以情怀格局构建发展生态。一是构建社会生态。社会就是发展的“土壤养分”,只有社会生态好了,农商银行成长的土壤才会更肥沃,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新冠疫情后,农商银行不能一味地追求自我发展,要以利他的精神和情怀,积极投身社会治理体系和信用环境体系建设。二是构建客户生态。客户生态就是发展的“阳光雨露”,离开阳光雨露,种子再好也难以生存。新冠疫情后,农商银行要把客户作为决定生死的战略物资去储备,加大对受疫情影响客户、地方经济、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共渡难关,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三是构建员工生态。员工是发展的“内在基因”,一旦破坏了基因,就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就容易生病。新冠疫情后,农商银行要进一步树立“员工强则农商强”的理念,全力构建“让有理想的人成长、让想创业的人成功、让肯奋斗的人幸福”的员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