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后进生转化工作经验材料
康美华,这是我们班的“后进生”。现和奶奶住在一起。汉语基础较差,学习上反应偏慢,兴趣又不大,最主要是学习习惯差且比较懒惰,作业马虎潦草。
针对康美华的情况,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首先:对她一开始的目标降低一点,让其也能够体验成功。
平时情况也表明,跟一个屡战屡败者大谈增强信心之类的话意义并不大;事实也证明,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仍十分看重。因此,针对她的状况,我把有效提高她的学习成果作为其增强信心的切人点,具体做法为:
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根据对她平时学习情况的观察,我发现她虽然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不是最差,但总体仍偏差,不仅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更是显得吃力,而且由于学习习惯差和懒惰,对于基础性,识记性的学科知识掌握得也很差。对此,我找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具体讨论她的学习目标问题,针对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与她共同制定了相对其她同学较低的目标,定位于书本的基础,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比如,每天自己抽空到我这边来背诵一首古诗。目标的接近,使她有了试一试的信心。
2、对她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她实现目标。
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在平时所进行的小测验或者默写、背诵等,尽管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但较以前进步是明显的。
3、对于她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其体验成功。
有了成绩的进步,哪怕就是一次默写情况的好转,我都有意识地在 ……此处隐藏5538个字……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我们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前两种类型后进生的转化。
如何转化后进生?依笔者之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分层次教学,分层面作业。日常授课,“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时常困扰着教师。培优补差实在是弥补这一缺憾的好办法,但分层次教学、分层面作业也不乏它的优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不同要求的课,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分别安排老师同时上不同要求的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这一点,南师大附中分a、b、c班同时教学的做法就可供我们借鉴。
二、多树正面典型,少立反面靶子。教育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口头上的表态总是响当当,但在实际行动中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俗话说:“不会过日子看邻居。”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教育后进生该怎样做,而且要不断地帮助后进生找会过日子的“邻居”,让他们经常的受到正面典型的熏陶,效果一定是很好的。如果教师经常批评人,动辄发脾气,后进生就会感到永无抬头之日,会破罐子破摔,群体就会士气低落。
三、严格要求,激发情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教育学生当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严格要求,对后进生的教育也不能例外,但严而有度、严而不厉,这样,后进
生才会把“心”交给你,你才能对症下药。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方法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求知欲。一堂生动的课有时可以激发一个后进生的求知欲;一句表扬的话有时可以救“活”一个后进生啊!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转化一个后进生,等于拯救一个家庭;转化后进生,等于挽救一代人。突出教育的全体性,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我们教师当以此为重任,以此为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