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拓宽妇女就业渠道
**乡地处xx区西南,属典型的“城中乡”。全乡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人,富余劳动力4000人,其中:女性2310人,占总数的57.7%。近年来,我们妇联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基本职能,把关心帮助妇女就业作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首要任务,有的放矢地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有序地加强技能培训,扎实有效地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地安置妇女就业,探索出一条妇联组织在新形势下开展妇女就业与创业工作的新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织一张网——构建妇女就业平台
我乡人多地少,可耕用面积人均不足一亩,就业压力比较大。随着城市的延伸和一批批学生的回乡务农,土地不断减少,富余人员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妇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妇女就业网络,帮助安置妇女就业。一是构建女工信息网络。为了规范有序地帮助安置妇女就业,我们组织各村妇联组织对辖区妇女劳动力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建立无业人员、下岗人员、特困人员家庭情况及用工信息等台帐,将无业妇女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特长等内容建档建成册,做到一人一卡,形成了无业妇女劳力库,为开展就业援助、促进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详实的资料。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就业情况随之变动档案内容,使档案帐卡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实现动态管理。二是建立就业集会制度。为了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我乡建立健全了就 ……此处隐藏14105个字……开庭,五年来,共参与了200余次的庭审,在涉及妇女维权的个案审理中宣传了有关法律,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我们相继成立了*市妇女心理指导中心、*市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加入了*市110社会联动中心,三个中心自成立以来,共为300多名妇女提供了心理咨询,为120名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儿童提供了免费检验鉴定,为家庭纠纷出警达6000多次,有力地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完善普法宣传四级网络。我们在妇联系统内部建立了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维权网络,各级网络能够坚持专门、专人、专时接待来信来访,通过四级网络,五年来妇联系统共接待来信来访5560多件,办结率均达到了98以上,受到了广大妇女的欢迎。
创新普法宣传活动载体。与市司法局合作,举行了“一品梅”杯新婚姻法百题知识竞赛和第二届“万家学法”读书活动,向全市发放试卷20万份,组织20万市民参加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普法效果。与电视台合作,录制了“与法同行”、“千里寻夫”、“案件直击”、“第一看点”等多期妇女法律宣传专题节目,通过生动事例宣传法律。利用“三下乡”和农村集场和庙会,送法下乡,送服务下乡,为农村妇女发放了妇女法制宣传手册和宣传资料达20多万份。
妇联系统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全国、省妇联的高度评价,*市妇联先后获得了“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妇联系统四五普法先进集体”。
本网推荐相关范文:乌拉特前旗妇联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成效及思考
县妇联妇女艾滋病防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妇联加强妇女人才培养推优工作经验材料
市妇联开展2014年妇女工作检查
十堰市妇联关于对妇女劳动就业状况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