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讨论的困境及破解之道由会员“cjcycjcy”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编者按:课堂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下面让我们共同阅读这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讨论的困境及破解之道。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讨论的困境及破解之道
刘晓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可见,语文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合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中也对学生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提出了明确要求。而课堂讨论正是对学生相关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之一。
课堂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课堂讨论是实践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核心理念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理念要求紧扣“教”和“学”,实现教师的“教”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 ……此处隐藏1594个字……,教师的教参大多提供一些传统的看法,应对传统课堂的授课,基本上够用了。但面对新课堂下的课堂讨论,则远远不够了,因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随时会出现一些新颖的观点和看法,这就对老师的备考提出来新的要求:必须对课文的研习更深入、更全面,关注对课文的新的解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否则就很难在新的教学形式中应对自如。须知,教师在课堂讨论中也是参与者。
四、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要进行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部分学生之所以不喜欢课堂讨论的形式,主要原因在于不知道如何去与他人合作讨论,教师没有帮助小组长对组内成员的职责进行确认,没有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小组长不懂得如何去组织组内的讨论,这就导致了讨论的低效甚至无效,所以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切实可行的方法上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这个指导应至少贯穿一个较长的时期,使正确的讨论方式成为一种流程固定下来,这样才会使讨论的流程顺畅。
五、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众所周知,由于诸多原因,很多学生都是自小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路走上来的,已经从心理上习惯由老师在课堂上唱主角,所以这些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课堂讨论这种形式时就会从心理上抵触,即使因为怕老师批评加入了合作小组,也只是“混迹”于小组之中,“身在曹营心在汉”,消极应付。所以对这部分学生,老师们必须通过各种方法,转变他们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最终是自己的事,并且通过那些转变后表现优秀的同学让他们认识到,课堂讨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新颖的学习体验方式。
公众号:曲一奏雅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写写帮文库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讨论的困境及破解之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