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新冠心得

时间:2022-12-23 19:50:23
新冠心得(全文共1318字)

公元前506年,秦地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以歌唱形式发出请战书,谓之《无衣》。随后这只民歌被编入诗经,传唱多年。

王朝倾颓,时光荏苒。2500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又一场战争。没有枪炮,却同样惨烈,我们的血性民族,也同样勇敢。

鲁迅先生说:自古以来,中国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有一名84岁高龄的老人,在疫情爆发后,呼吁大家“尽量不要去武汉”,自己却“逆行”登上了去武汉的高铁。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对于一位84岁的老人来说,是这样的勇担大任,这样的长途跋涉,这样巨大的工作量,这样的对体力与精力的严苛挑战。

有一名95后护士,从除夕开始在一线坚守,她说,如有不幸,愿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

有一名24岁的医护人员,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领导问她为什么如此坚持,她说,因为我是汶川人。

有一名医生接受采访,提到一名十九岁的小患者的时候,痛哭起来,他说:看到他,我也想到了我的小孩儿。

有一名妻子偷偷报名参加救援队,同为医护人员的丈夫在送行的车下痛哭大喊:“平安回来,以后的家务我包了!”

还有一批批医护人员从全国奔赴武汉,他们的名字也许被我们铭记,也许终会忘却,甚至也许从未被人知晓。他们是父母的掌中宝,是儿女的顶梁柱,是亲人的依偎;踏上征程时,他们心里也充溢不舍,但他们悍不畏死,他们与子偕行。他们用自己或柔弱、或稚嫩、或年迈、或坚毅的肩膀,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岂曰无衣,与子同行!

然而,疫情太过凶猛,我们勇敢的战士们发现,防护服告急,口罩告急,床位告急!

于是一位环卫工人来到派出所,在柜台上放下一个装着现金的纸包,便匆匆离开。被记者找到后,他只说,"国家有困难,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写我的名字,也不要报道我。"

于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带着24箱蔬菜,骑着三轮车边问路边摸索,从白天找到黑夜,奔赴几十公里,找到了医疗队住宿的酒店。把菜统统送到厨房后,他缩着冻僵的身体,继续打听,还有没有别的医护人员需要蔬菜。他说,这些菜不要钱,可能不好看,但很新鲜,很甜。

于是近千名工程人临危受命,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的建设火神山医院。他们不计报酬,灰头土脸;他们不分昼夜,愿意加班;他们端着一碗白米饭,对着七天建成的医院笑出满心的满足感。有外国网友感慨到“只有中国才能在7天内建成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在英国前期决策就得7年”“中国人7天能建成一座医院,在加拿大得4年。”他们哪是什么基建狂魔,只是愿意为这个国家负重前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一个民族几千年血脉的传承性,不是看顶峰时候荣耀有多么高光,而是看危难中的反弹力有多强。

在国外医护因为疫情罢工的时候,我们的医护们在逆行而上;当国外民众因为政府要求居家而游行的时候,我们的国人在微博、朋友圈相互打气,坚持居家防传染;这不是因为我们不热爱生命,我们也当然热爱自由。这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个厚重温柔的祖国,我们从骨子里信任她,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放于第一位。

我们温柔博大的中国,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没有算经济账,没有算政治账,当机立断,以莫大的魄力,把一个人口在1400万左右的超级大城市封起来,也让十三亿人同时按下静止键。她用自己的痛楚,换来了全体国民的生活平静,也为全世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把疫情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撑起了人类的尊严。

我们无比庆幸,在这场危机中,我们生在了中国,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新冠心得(全文共131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